頭條 英特爾正式宣布出售Altera 51%股份 4 月 14 日消息,英特爾北京時間 20:30 正式宣布同私募股權企業 Silver Lake 銀湖資本達成 FPGA 子公司 Altera 股份出售協議。Silver Lake 將以 87.5 億美元的估值買下 Altera 51% 的股份,英特爾繼續持有剩余 49% 股份。 最新資訊 人類細胞可制造計算機芯片 更小運行速度更快 北京時間10月2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未來的計算機將變得更小,目前科學家表示,將人體細胞連接在一起的細胞骨架(cytoskeletons),未來可用于制造計算機芯片,這將是計算機發展史上一個創新里程碑事件。一支科學家小組表示,我們基于細胞骨架發明了一種計算機芯片制造方法,細胞骨架是賦予細胞形狀的蛋白質腳手架。 發表于:10/26/2018 今年將有50多款芯片由臺積電7nm代工:驍龍SoC在內 雖然本周三星宣布7nm LPP量產,且還導入了EUV光刻技術,但事實上,基于臺積電7nm打造的蘋果A12芯片、華為麒麟980等都已經商用,三星7nm的成品仍舊是個未知數,保守來說,或許要等到明年的新Exynos SoC和驍龍5G基帶面世了。 發表于:10/26/2018 高薪挖臺灣人才會是中國芯片業的正確捷徑嗎? 大概是歷史文化的原因吧,中國人做事情、搞工程一直都貪圖快速和捷徑,如此描述不是純粹意義上的“貶義”評價”,事實上,正是這種“捷徑”思維,讓高鐵網絡快速覆蓋全國和非洲地區,品質更是超越德國;中國的基礎建筑行業,也因對“捷徑”有著巨大渴望,而催生出高速的發展:按照最新工藝,中國的建筑隊蓋一棟高30層的大樓僅僅需要15天時間,此外,中國的奧運金牌數量一直名列前茅,也和舉國體制、發力冷門項目等捷徑相關,至于說中國制造業,真正的脊梁就是快速和捷徑,但顯然,捷徑有其自身難以克服的弱點,更何況,有些行業根本走不得捷徑,諸如教育、文化,還有現在全國熱議的芯片制造。 發表于:10/26/2018 傳博通遭歐盟反壟斷調查,涉嫌強迫客戶購買芯片 有消息人士周三透露,博通受到歐盟反壟斷機構調查,因該公司可能利用其市場主導地位向客戶不當施壓,要求客戶購買其半導體產品,并損害競爭對手的利益。 發表于:10/26/2018 上海最大集成電路項目建成投片 經過22個月艱苦奮戰,上海最大的集成電路產業投資項目——華力二期12英寸先進生產線日前正式建成投片。 發表于:10/26/2018 中國集成電路提前布局后摩爾時代或可步入“同步發展” “過去50年,IC技術的發展遵循摩爾定律,逐漸走入發展瓶頸;2025年以后,新的晶體管材料將被用來輔助硅基的COMS技術,中國作為世界最大的芯片消費國和進口依賴國或可大有作為。”在10月20日由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基金會主辦的“2018年中國集成電路國際高峰論壇”上,美國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美國耶魯大學馬佐平教授給出自己的發展意見,如果說起步較晚的中國集成電路在摩爾時代一直是追趕的態勢,那么后摩爾時代共同面臨的技術革新無疑給中國集成電路發展一個“迎頭趕上”“同步發展”的時機。 發表于:10/26/2018 大基金總裁丁文武:發展集成電路產業要補短板、強長板 在10月22日召開的北京微電子國際研討會暨IC World大會上,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大基金”)總裁丁文武表示,發展集成電路產業是建設創新國家的必然選擇,不管國際形勢多么復雜和嚴峻,中國發展集成電路產業的信心和決心不會改變。發展集成電路產業要在“補短板、強長板”方面下功夫。 發表于:10/26/2018 格芯宣布盡快在成都廠投產22FDX 據半導體行業觀察獲悉,今日,格芯與成都合作伙伴簽署了投資合作協議修正案。基于市場條件變化、格芯于近期宣布的重新專注于差異化解決方案,以及與潛在客戶的商議,將取消對成熟工藝技術(180nm/130nm)的原項目一期投資。同時,將修訂項目時間表,以更好地調整產能,滿足基于中國的對差異化產品的需求包括格芯業界領先的22FDX技術。 發表于:10/26/2018 集成電路大基金投資華大九天 國產EDA任重道遠 上月,華大九天獲得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投資,從2017年底至今,華大九天已獲得累計數億元投資,這將有助于華大九天提升自身技術水平,填補中國EDA工具上的空白。不過,由于中國在EDA工具上與國外三大廠差距過大,追趕之路任重道遠。 發表于:10/26/2018 本土半導體最大收購案誕生,聞泰宣布將全資收購安世 10月24日,上市公司聞泰科技發布預案,計劃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收購安世集團所有GP和LP份額,交易完成后,聞泰科技將間接持有安世集團的控制權。 發表于:10/26/2018 ?…6263646566676869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