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射頻相關文章 首款國產全數字PET進入臨床試驗收官階段,將幫助更多患者解決難題 據報道,與CT、核磁共振并稱為醫學影像“三大件”的PET設備研制又有新進展。由華中科技大學光電國家研究中心研究員謝慶國教授帶領團隊研發的首款國產全數字PET已進入臨床試驗收官階段,進入臨床后將打破國外壟斷。 發表于:5/21/2018 安泰維修揭秘如何預防頻譜分析儀損壞? 頻譜分析儀是研究電信號頻譜結構的儀器,用于信號失真度、調制度、譜純度、頻率穩定度和交調失真等信號參數的測量,可用以測量放大器和濾波器等電路系統的某些參數,是一種多用途的電子測量儀器。 發表于:5/20/2018 你在使用示波器的過程中,遇到過這些問題嗎 你在使用示波器的過程中,遇到過這些問題嗎 發表于:5/20/2018 揭秘全球最接近工業4.0的工廠,讓你震驚 上月底,在德國下薩克森州舉行的2018年漢諾威工博會落下帷幕。五年前,德國工業4.0戰略正是在這個全球第一大工業展上發布。每年到了這個時候,總會有一波接一波的人們,走進距離漢諾威百余公里外的西門子安貝格工廠,一個被稱為全球最接近工業4.0的工廠 發表于:5/18/2018 無人車的“眼睛”,國產自主研發情況如何? 我們都知道,人靠眼睛看路,那無人車呢?其實激光雷達就是無人車的“眼睛”。那詳細內容是如何呢?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發表于:5/18/2018 固態LiDAR還是機械LiDAR?這是個問題 2000年代中期,Velodyne在發明了現代3D(三維)LiDAR(激光雷達)掃描儀。但近年來,傳統觀念認為,Velodyne的設計(將64個激光器安裝于一個旋轉平臺)很快將被新一代固態LiDAR傳感器淘汰。 發表于:5/18/2018 關于控制醫療儀器中的EMI噪聲的解決方案 在當今的醫療設備中充滿了日益復雜的電子設備,以此來完善設備在監測,顯示,協助和警告患者的一系列功能。最新一代的醫療設備電子設備體積更小,結構更緊湊,卻能塞進更多的監測儀器,隨之而來的最大的設計難點就在于,如何能有效的降低外界電磁波對設備的干擾?” 發表于:5/15/2018 我國實現人體肺部氣體磁共振快速、高分辨、動態成像 基于自主研發的科學儀器,中科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波譜與原子分子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周欣研究團隊,近日提出人體肺部的快速成像新技術,實現了目前最快的肺部氣體磁共振成像高分辨動態采樣速率,為肺部重大疾病的早期診斷提供了新的利器。 發表于:5/15/2018 激光雷達不可取代,無奈國產不給力啊 人靠眼睛看路,無人車也是。激光雷達就是無人車的“眼睛”。 發表于:5/12/2018 中國最強機動電子對抗系統首次公開 讓所有美軍雷達變成睜眼瞎 近日,在第十一屆中國國際國防電子展覽會上,中國電子集團(CEC)首次公開展出了LDK190機動電子對抗系統。該系統屬于能夠對空、對陸以及對海實施電子戰的先進機動電子對抗系統,主要由ELINT/ESM指揮控制站以及ECM干擾站組成。 發表于:5/10/2018 國產新型便攜式偵查系統亮相國防電子展,陸海空都可以配載使用 中電科是我國電子、雷達產品研究領域的龍頭老大,是給我國各軍兵種全方位提供信息化裝備的大型國有軍工企業。在本屆國防電子展上,中電科的展臺規模大,展品多,備受關注。在中電科展臺上,本刊記者發現一款國產新型便攜式偵查系統圍觀者比較多,便現場采訪了負責該展品的主管張磊。 發表于:5/10/2018 近視手術進入“飛到時代”?南疆首例飛秒激光近視手術成功 近日,國內最先進的飛秒激光手術設備在阿克蘇市同仁眼科醫院正式啟用,隨著首位接受該手術的近視患者走出手術室,標志著南疆地區飛秒激光治療近視手術進入了“無刀時代”。 發表于:5/10/2018 號稱無人車的“眼睛”,激光雷達靠什么搶占市場 伴隨自動駕駛的落地,原來主要用于三維掃描的激光雷達,成為自動駕駛汽車的必備,甚至決定著自動駕駛行業的進化水平。但在這個切中行業要害的領域,國貨幾乎沒有話語權。 發表于:5/10/2018 骨傳導無聲耳機可讓用戶安靜地與電腦交流 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正在開發一種名為“AlterEgo”的新系統,該系統允許人們在不發出聲音的情況下與電腦交談。這款設備是一種笨重的白色塑料曲線,就像一種奇怪的動物顎骨,它掛在佩戴者的耳朵上,弧線用來觸碰下巴。 發表于:5/7/2018 谷歌Waymo也出事了,無人駕駛雪上加霜 據美國當地媒體報道,當地時間5月4日下午(北京時間5日凌晨),美國亞利桑那州錢德勒發生了一起嚴重的交通事故,一輛本田小轎車和處于自動駕駛狀態的Waymo測試車相撞,車上安全員受輕傷。 發表于:5/7/2018 ?…4647484950515253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