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網最新文章 基于EEMD奇異值熵的局部放電模式識別 針對氣體絕緣組合電器(GIS)局部放電故障信號非平穩性和放電類型識別準確率低的問題,提出了一種基于集合經驗模態分解(EEMD)奇異值熵的局部放電模式識別算法。首先對局部放電原始信號進行EEMD分解,得到多個固有模態分量(IMF),根據均方差、峭度和歐氏距離評價指標選取隱含放電信息居多的最優模態分量進行信號重構;然后對重構信號進行奇異值分解,結合信息熵算法計算出奇異值熵;最后,根據奇異值熵大小區分出GIS局部放電的類型。實驗結果表明,通過與傳統的EMD奇異值熵和VMD奇異值熵算法對比,該方法可以有效地通過各自不同區間的奇異熵值進行識別放電類型。 發表于:3/20/2024 基于邊緣計算的智能電能表校時方法研究 隨著電力物聯網的發展和智能電能表的不斷普及,解決電能表時鐘異常問題、對時鐘超差電能表進行校時已經成為電力公司一項越來越重要的工作。對于時鐘偏差超過5分鐘的費控電能表,目前主流做法是通過點對點密文校時的方法來進行矯正,但這種超差電表數量增多之后,會給主站系統校時工作帶來較大負荷。針對這一問題,借鑒邊緣計算思想,即將整體工作拆分后部分分配至邊緣節點,分布式完成整體工作,提出了一種基于邊緣計算的批量電能表校時方法,通過主站批量任務下發、邊緣節點轉加密等技術,實現對時鐘超差電能表的批量校時,減輕主站系統的業務壓力,提高主站系統的工作效率。 發表于:3/20/2024 我國在建核電機組26臺數量保持全球第一 3 月 19 日消息,據新華社報道,在今日召開的 2024 年中國國際核工業展覽會開幕式中,中國核學會理事長王壽君表示,作為全球為數不多擁有自主完整核工業產業鏈的國家,我國內地現有在運核電機組 55 臺,居全球第三;在建核電機組 26 臺,保持全球第一。在 2022 年、2023 年,連續兩年實現每年核準 10 臺核電機組,核電建設進入高質量發展軌道。 中核集團董事長余劍鋒表示,我國在運、在建、核準待建機組的總裝機容量已超 1 億千瓦,全國核電產業累計發電約 4 萬億度,其中 2023 年發電量為 4300 億度,相當于減排二氧化碳約 3.2 億噸,為助力實現碳中和目標,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發揮了建設性作用。 發表于:3/20/2024 華為等打造全球最大新型電力供應系統 MWC 2024期間,“普惠5G智慧電網解決方案打造全球最大新型電力供應系統”項目榮獲GSMA 全球移動大獎(GLOMO獎)“最佳專用網絡解決方案獎”。 據了解,該項目由中國聯通攜手國家電網山東電力公司、華為和鼎橋打造。 該方案基于中國聯通已有的廣覆蓋5G網絡,通過硬切片技術實現公網資源電力專用專享,結合RedCap輕量化5G技術,為電力業務提供廣覆蓋、高安全、低成本、易部署的連接: 發表于:3/7/2024 首臺全國產化252千伏單斷口真空環保斷路器研制成功 據媒體報道,由南方電網廣東廣州供電局牽頭,中國電氣裝備平高集團聯合研制的首臺全國產化252千伏/4000安/50千安真空環保斷路器順利通過型式試驗。 據了解,電力行業110千伏及以上斷路器,基本被六氟化硫斷路器所占據。然而,六氟化硫的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的23000多倍,強大的破壞力使其被聯合國明令要求逐步禁用。 發表于:2/22/2024 基于深度自編碼器的智能電網竊電網絡攻擊異常檢測 現有AMIs中的異常檢測器存在淺層架構,難以捕獲時間相關性以及電力消耗數據中存在的復雜模式,從而影響檢測性能。提出基于長短期記憶(LSTM)的序列對序列(seq2seq)結構的深度(堆棧)自編碼器。自動編碼器結構的深度有助于捕獲數據的復雜模式,seq2seq LSTM模型可以利用數據的時間序列特性。研究了簡單自編碼器、變分自編碼器和注意自編碼器(AEA)的性能,得出在這3種自編碼器采用seq2seq結構時檢測性能優于全連接結構。仿真結果表明,帶有注意力機制的檢測器(AEA)檢出率和虛警率分別比現有性能最好的檢測器高4%~21%和4%~13%。 發表于:2/21/2024 美加企業合作開發移動核電廠 2月1日消息,據媒體報道,美國西屋公司(Westinghouse)和加拿大Prodigy公司正在合作開發基于西屋5000千瓦熱管微堆eVinci的移動核電廠。 據了解,兩家公司自2019年以來一直在合作評估eVinci的部署模式。在2019—2020年一家跨國礦業公司資助的研究中,Prodigy評估是否能將eVinci部署到海岸設施中,用于為偏遠的礦山供電。 Prodigy公司專注于將商用小型模塊堆集成到海上電廠系統,用于沿海發電,與陸上相比,海上建造小型模塊堆電站具有成本更低和工期更短的優勢。 發表于:2/1/2024 利用低電平有效輸出驅動高端MOSFET輸入開關實現系統電源循環 本文將探討使用什么方法和技術可以監控電路的低電平有效輸出來驅動高端輸入開關,從而執行系統電源循環。 發表于:1/31/2024 天合光能:在全球可持續能源發展中發揮關鍵作用 作為全球光儲智慧能源解決方案的領導者,天合光能致力于推動可持續能源的發展。隨著全球對可再生能源需求的不斷增長,天合光能的角色變得越來越重要。此次會議的議題之一是探討金磚國家如何通過合作加快全球能源轉型的步伐,并討論這一進程中的增量機遇。 發表于:1/29/2024 電池儲能系統需要克服的三大設計挑戰 電網儲能、家用儲能、和工商業儲能系統 (ESS) 可以在白天收集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能量,并在需求高峰期或電網電價較高時釋放儲存的能量。通過儲存能量供高峰時段使用,儲能系統可以穩定電網并降低能源成本。 發表于:1/9/2024 天合光能與Citicore集團簽訂700MW 210至尊組件供貨協議 近日,天合光能與菲律賓Citicore集團簽訂框架協議,將提供700MW至尊670W系列超高功率組件,用于其各地即將開建的光伏電站項目,助力菲律賓可再生能源發展。這些組件將于2024年交付。 發表于:11/30/2023 具備高功率因數性能的單級 AC-DC 拓撲結構 摘要:在AC-DC SMPS應用中,通常會在輸入級使用功率橋式整流器,將交流電壓轉換為單向的直流電壓。在這種拓撲結構中,還會使用大容量電容器作為紋波濾波器,來穩定總線電壓,這會導致功率因數性能較差,并將諧波污染反饋到電網。為了改善功率因數和諧波電流,通常需要使用PFC電路。但額外增加一個功率級意味著會降低系統效率和可靠性。在本文中,我們提出了一種基于單電感結構的單級AC-DC拓撲結構,具備PFC和LLC功能。該拓撲結構保留了傳統LLC諧振轉換器的零電壓開關(ZVS)優勢,同時實現了高功率因數性能。 發表于:10/27/2023 英飛凌專家看好戶儲市場增長前景,3大未來發展方向引關注 2023年的戶用儲能市場不火了?中國是否會向歐洲等地迎來屬于自己的戶儲時代?在于近期成功舉辦的第11屆 EEVIA年度中國硬科技媒體論壇暨產業鏈研創趨勢展望研討會上,面對一眾泛科技、行業媒體及產業人士的疑問,英飛凌電源與傳感系統事業部應用管理高級經理徐斌于現場回應了有關戶儲行業的前景和地域發展問題。 發表于:10/26/2023 AI大模型的盡頭,是發電廠嗎? 世界頂級AI大佬,開始瞄準能源行業了。 發表于:10/26/2023 一種基于深度學習模型的無人機巡檢輸電線路山火檢測方法 輸電巡檢圖像的背景復雜,目標檢測易受干擾,基于YOLOX神經網絡模型,提出一種輸電線路山火檢測方法。首先采用YOLOX的主干特征提取網絡框架,并將其中多尺度特征提取模塊的常規卷積替換為可變形卷積;其次在加強特征提取階段增加了通道注意力和空間注意力模塊的融合,能夠自適應火焰的外形多變特點,更加有效地提取到山火特征,從而提高目標檢測的準確率。經實驗驗證,所提方法能夠較為準確地檢測到山火,滿足日常巡檢的需求。 發表于:10/23/2023 ?1234567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