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蘋果AR/MR有了新動向。供應鏈消息稱,蘋果已經開始規劃第二代AR/MR頭戴裝置,將于2024年下半年出貨。這一設備將配備雙CPU,并且雙CPU都將使用ABF載板。值得一提的是,蘋果的目標是10年后AR可取代iPhone,在這種情況下,單是蘋果AR裝備對ABF載板的需求就將超過20億片。
ABF載板需求極為旺盛,但ABF載板擴產速度驚人緩慢,導致ABF載板貨源持續吃緊,富邦投顧估計,2022年ABF載板的缺口率仍達20%以上。ABF載板主要應用于CPU、GPU等高速運算晶片,近年來在5G、自動駕駛、云端運算和AI等新興應用的帶動下需求不斷攀升。2022年的ABF需求成長率高達53%,反觀載板廠商的產能擴充幅度僅約30%,因此2022年的供需依舊吃緊。英特爾、英偉達和AMD的高管近幾個月都曾對ABF載板的短缺發出過警告。博通最近告訴客戶,由于缺乏載板,其主要路由器芯片的交貨時間將從63周延長至70周。實際上,目前GPU的短缺和ABF供應緊俏也有很大關系。小小的ABF載板,究竟有什么樣的魔力?
ABF載板,又被稱為味之素基板,是由一家日本封裝材料供應商——味之素研發并且壟斷材料來源。而這家公司是實際上就是味精的發明者。在1970年代,該集團在探索谷氨酸鈉副產品時,偶然發現了某種味精制作的副產品。其可以做出擁有極高絕緣性的樹脂類合成素材,于是創造出一種具有高耐用性、低膨脹性、易于加工等重要特征的薄膜,將該膜命名為ABF。英特爾是第一個采用ABF載板的企業,從那時起,ABF載板技術在大多數GPU設計以及 CPU、芯片、集成網絡電路、汽車處理器和更多產品的封裝都找到了用途。
雖然擴產計劃不斷,但ABF載板供不應求的態勢在2022年并不會有所改變,多數業者認為至少要到2023年供需缺口才會收窄。ABF載板持續供不應求,美系外資認為,PC、服務器和自動駕駛汽車等應用需求下,將讓ABF載板荒擴大,有助ABF載板三雄運營動能,維持加碼評級,并將欣興目標價由240元調高至270元,南電目標價由630元上調至650元,景碩維持300元目標價。
當前,ABF載板普遍交期超過52周,訂單已經排到2023年,產能預定甚至到了2025年。韓國、日本和中國臺灣地區的IC載板供應商正在擴大資本支出以增加ABF產線,美國的封裝企業及英特爾、AMD、英偉達等芯片供應商也在通過長期協議等方式鎖定ABF載板產能,以避免下一代芯片產品上市受到ABF供應不足影響。小小的封裝材料,何以令全球半導體產業鏈傷神?“ABF載板缺貨將拖累高性能處理器芯片封裝周期,提高相關上下游企業回款周期,大幅增加相關企業的運營壓力。”芯謀研究高級分析師張彬磊向《中國電子報》指出。
從供應端來看,ABF缺貨的主要原因是缺少ABF基材,而ABF基材供應受限,是因為其產能幾乎集中在一家公司——日本味之素。據悉,日本味之素公司在1996年就開展了ABF的技術立項,僅用了四個月的時間完成原型和樣品開發,但尋求市場化卻用了三年左右的時間,在1999年之后才逐步推動ABF載板被芯片制造產業接受。在找不到市場的三年,日本味之素公司依舊看好ABF的市場前景,構建知識產權保護體系,不斷提升技術壁壘,使得味之素在ABF產業構建了霸主地位并保持至今。
投資銀行高盛集團指出,先進封裝和持續的芯片升級是驅動ABF載板需求的關鍵要素,預計來自先進封裝解決方案使整體ABF載板需求出現強勁成長,供應緊張將成為ABF載板的新常態,預估產業供需缺口會持續到二三年;為了實現更高速運算能力及萬物聯網世界,ABF載板將成為主要受益者,而元宇宙(Metaverse)或擴增實境(AR)、虛擬實境(VR)設備成長趨勢,都會持續推升產業成長,可望帶動產業2021~2025年營收年復合成長率達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