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早間,華大九天發布公告稱,擬通過全資子公司深圳華大九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九天”)以 1000 萬美元現金收購芯達芯片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芯達科技”或“目標公司”)100%股權,并簽署了相關收購協議,投資完成后目標公司成為深圳九天的全資子公司,并納入公司合并報表范圍。
公告指出,芯達科技從事存儲器/IP 特征化提取工具的開發,該工具是數字設計和晶圓 制造領域的關鍵環節工具之一。芯達科技的技術在業界具有領先優勢,與公司現有產品具有互補性和協同效應,可以提升公司特征化提取工具研發團隊的技 術水平,對公司打造國際領先的特征化提取工具具有積極意義。
華大九天表示,本次投資芯達科技將有助于公司不斷豐富 EDA 工具、補齊數字設計和晶圓制造 EDA 工具短板,符合公司的發展戰略。
EDA國產之路任重而道遠
公開資料顯示,華大九天前身為華大集團EDA部門,繼承了首部國產EDA熊貓系統的核心技術,核心團隊深耕行業三十年,目前已實現模擬電路、平板顯示(FPD)領域全流程覆蓋。尤其在FPD領域,公司更是全球唯一能提供全流程設計解決方案的供應商,是國內EDA軟件的絕對龍頭。
在2003年10月,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公司與國投高科技投資有限公司在原中國華大集成電路設計中心的基礎上,將7家“909工程”公司整合后組建中國華大集成電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
2009年,中國華大集成電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將其EDA部門獨立,設立了一家專門從事EDA軟件開發和服務的公司,名為華大九天。
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電子設計自動化)是指利用計算機軟件完成大規模集成電路的設計、仿真、驗證等流程的設計方式,融合了圖形學、計算數學、微電子學,拓撲邏輯學、材料學及人工智能等技術。隨著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設計規模越來越大,制造工藝越來越復雜,設計師依靠手工難以完成相關工作,必須依靠 EDA工具完成電路設計、版圖設計、版圖驗證、性能分析等工作。EDA 軟件作為集成電路領域的上游基礎工具,貫穿于集成電路設計、制造、封測等環節,是集成電路產業的戰略基礎支柱之一。
雖然EDA行業占整個集成電路行業市場規模的比例雖然較小,但以百億美元左右規模體量,支撐和影響著數千億美元的集成電路行業。受益于先進工藝的技術迭代和眾多下游領域需求的驅動,全球EDA市場規模呈現出穩定增長態勢,行業持續高景氣。
據ESD Alliance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EDA市場規模達到115億美元,同比增長11.63%,預計2022年將達到133.83億元。2016–2020年的CAGR為8.00%。根據Verified Market Research數據,預計2028年全球EDA市場規模有望達到215.6億美元, 2020-2028年CAGR為8.59%。
目前,EDA 行業市場集中度較高,全球 EDA 行業主要被Cadence、新思科技和西門子壟斷,上述三家公司屬于具有顯著領先優勢的第一梯隊。華大九天與其他幾家企業,憑借部分領域的全流程工具或在局部領域的領先優勢,位列全球 EDA 行業的第二梯隊。第三梯隊的企業主要聚焦于某些特定領域或用途的點工具,整體規模和產品完整度與前兩大梯隊的企業存在明顯的差距。
業內人士認為,相對國際巨頭,國產EDA廠商差距有三方面,一是缺少數字芯片設計的核心工具模塊,無法支撐數字芯片全流程設計。二是對先進工藝支撐不夠,暫未進入先進代工廠的聯盟。三是缺乏制造及測試EDA系統,無法支持集成電路封測的應用需求。
而這次華大九天宣布收購芯達科技,目的就是為了補齊公司短板,向全流程工藝進發,并追趕國際步伐。
此外,由于中國EDA行業起步較晚,與國際EDA廠商相比,落后數十年,仍處于起步階段。在業績方面,國產EDA廠商與國際巨頭相比,依舊存在巨大差距。
4月25日,美國EDA大廠Cadence公布了其2022年第一季(截至2022年4月2日為止)財報。
報告顯示,Cadence第一季度營收年增22.6%至9.02億美元,非一般公認會計原則(Non-GAAP)每股稀釋盈余年增41%至1.17美元。
8月17日,新思科技(Synopsys)公布了其截至2022年7月31日的第三季度業績報告。
根據報告,Synopsys第三季度營業收入為12.48億美元,同比增長18%。根據公認會計準則計算,該公司的凈利潤為2.226億美元,同比增長12%;攤薄每股收益1.43美元。非公認會計準則計算,2022財年第三季度的凈利潤為3.274億美元,攤薄每股收益2.1美元。
10月13日,華大九天發布2022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告,2022年1月至9月,該公司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億元至1.1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0.17%至50.99%;扣非后凈利潤2600萬元至2950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1.72%至49.46%。
結語
雖然與國際廠商相比,華大九天等國產EDA還有不少的路要走,但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國產EDA依舊存在較大發展空間。
在“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間,我國積極推進國內EDA的發展,發布了多項鼓勵支持政策。根據已公布的EDA相關政策,也可以看到近些年我國各地開始重視并逐步實施EDA技術突破方案。尤其是在去年,國家及地方政府在發布的《十四五規劃》等政策中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集成電路設計工具(EDA)。
此外,近年資本助力也讓EDA產業煥發新機,今年以來,一些新晉企業屢獲資本的融資,備受市場關注。
杭州行芯科技于2月完成超億元B輪融資,由中芯聚源領投、華業天成資本等機構參與投資;芯華章于1月完成數億元Pre-B+輪融資融資,由國家制造業轉型升級基金旗下的國開制造業轉型升級基金領投,還有比昂芯科技、玖熠半導體分別完成近億元天使輪融資、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等。
在多方的共同協作下,雖然EDA國產化替代的過程艱辛,但絕非不能攻克。未來,中國EDA國產化替代的過程一定會迅猛發展。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