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電子最新文章 Wi-Fi技術植入式醫療電子裝置聯網的解決方案 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他們稱之為“間散射通信”的技術,反向散射或反射像是空氣中的藍牙等現存信號,將無線傳輸由某種技術轉變成另一種;華盛頓大學的電子工程與計算機科學系團隊,還首度展示了藍牙傳輸如何能被用來建立兼容Wi-Fi與ZigBee的信號。 發表于:1/30/2020 應用于現代醫療電子設備中的藍牙技術 藍牙(bluetooth)技術是一種個人無線網絡的通信協議,它起源于是1998年由愛立信、工BM、英特爾、諾基亞、東芝等5家公司聯合推出的一項先進的近距離無線通信技術。1998年2月,以愛立信為首,聯合東芝、工BM,Intel和諾基亞成立了特別興趣小組(SpecialInterest Group),共同發布了藍牙無線電接入技術,即在全球范圍內建立和運用通用、先進的無線接口技術標準。到目前為止有數千家的企業參與支持和開發藍牙技術及其相關產品。藍牙技術的最終目標就是要建立一種全球統一的無線連接標準,使不同廠家生產的各種移動、便攜設備和固定終端,在近距離內用無線電自動連接,實現互操作與資料共享。 發表于:1/30/2020 芯片創新如何應對醫療電子系統級的挑戰 ADI針對CT等設備推出全新256通道、24位電流數字轉換器模塊ADAS1131,新款轉換器據稱可在任何吞吐速率下保持每通道功耗均為3mW,與僅集成128個通道的競爭器件相同。 發表于:1/30/2020 便攜式醫療電子設備中系統單芯片的應用 便攜式醫療電子在近幾年出現可觀的成長,獲業界廣泛的采納,市場許多新設立的企業持續推出新的衍生產品。目前需要的是更好的可量產設計,提供較低的復雜度與可接受的效能水平,讓業者能壓低裝置的成本。在設計醫療裝置時,業者要考慮的一些重要因素,包括選擇正確的部件來因應規格、功耗、成本、尺吋等方面的要求,以及通過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的檢驗。 發表于:1/30/2020 使用移動和傳感器技術可緩解頸癌患者的癥狀 一項由聯邦政府資助的357名接受頭頸癌放射線治療的患者的隨機臨床試驗,使用移動和傳感器技術遠程監測患者癥狀,導致與癌癥及其治療相關的較不嚴重的癥狀(包括一般性和癌癥相關性) 。 發表于:1/30/2020 超快速的新型電子設備可以捕獲并識別病毒 2019年12月23日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一項新研究描述了由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和紐約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開發的新型設備。該儀器不僅可以捕獲不同類型的病毒,還可以分辨出它們是什么類型。 發表于:1/29/2020 充滿未來感的醫療電子新科技讓醫療變得更高效 在你的想象中,未來的醫院會是什么樣?恐怕人人都會向往一個舒適整潔的環境,希望醫院能最大程度減輕病人的痛苦,更高效、更經濟地治療疾病。荷蘭科學家的這三項充滿未來感的醫療新科技,像是從哆啦A夢的口袋里拿出的道具,讓我們對未來的醫療充滿信心與期待。 發表于:1/29/2020 CT掃描或許能夠干擾電子醫療設備 美國食品和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近日在一份安全通信中稱,小規模報告表示,一些可植入和可佩戴電子設備的不良事件被認為與CT掃描相關,如胰島素泵、心臟植入電子設備、神經刺激器。 發表于:1/29/2020 醫療電子設備在信號檢測方面的應用 想象一下,你有一雙順風耳,可以聽常人聽不到的微弱聲音,但如果你處在一個喧鬧的菜市場中,各種叫賣聲此起彼伏,在這種干擾之下,你的順風耳還能發揮預期的效果嗎? 發表于:1/29/2020 用石墨烯造出納米級磁鐵可用于醫療電子領域 捷克奧洛穆茨大學一個科學團隊宣布,他們利用石墨烯研制出了世界上最小的金屬磁鐵,可以應用于核磁共振成像、水處理、生物化學和電子等多個領域。 發表于:1/29/2020 智能電子皮膚為可穿戴醫療器械帶來了新希望 長期以來不少研究人員一直熱衷于人造皮膚技術。盡管以前的研究已經推出了電子皮膚(e-skin)的概念,但是沒有一個能同時高度敏感地探測壓力和熱度。直到現在,一家隸屬于蔚山科學技術大學(UNIST)的韓國科研隊伍,開發了一種新形式的電子皮膚,可以擁有人體皮膚有功能。該研究隊伍受到人體皮膚的啟發,推出了基于柔性微結構化鐵電薄膜的多模電子皮膚。該電子皮膚增強了對多個時空觸覺刺激的檢測和辨別能力,例如靜態和動態的壓力、溫度和振動。 發表于:1/29/2020 索尼NUCLeUS可為醫院打造智能醫療影像管理系統 2020年1月,索尼面向中國市場推出了新一代醫療影像管理系統NUCLeUS,該系統將為醫院提供更友好、更簡化的數字影像工作流程,還可以根據需要,在整個醫院范圍內隨時隨地提供包括視音頻在內的各類信息。 發表于:1/29/2020 AI的發展增加了醫療隱私被侵犯的風險 據國外媒體報道,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一項新研究顯示,人工智能的進步為人們健康數據的隱私性帶來了新威脅。該研究由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工程學院工業工程與運行研究部(IEOR)的阿尼爾·阿斯瓦尼(Anil Aswani)帶領。研究顯示,面對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現有的法律法規根本不足以保護個人健康數據的隱私性。 發表于:1/29/2020 遠程醫療逐漸智能化,虛擬醫療將成為現實 美國的山間醫療保健公司提升了遠程醫療功能,以創建虛擬醫院。首席信息官Marc Probst表示,基于人工智能的虛擬助手還將定義該虛擬行業的未來。有一天,您醒來時身體一側持續疼痛。您希望找醫療專業人士看看,但您又不想預約,然后吃力地去見醫生。如今,大多數大型醫療機構允許您與醫生預約,然后醫生可通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或PC上的視頻會議軟件,讓您在舒適和隱私的家中就可完成診斷。 發表于:1/29/2020 AI技術將助力醫療領域實現智能化 人工智能的最大機遇之一或許是醫療行業。據ReportLinker預測,到2025年,醫療行業的人工智能支出將從21億美元躍升至361億美元,其50.2%的復合年增長率(CAGR)是相當高的。 發表于:1/29/2020 ?…67686970717273747576…?